第(2/3)页 县令有些不太敢想。 不过最后还是努力让自己想明白。 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。 不为自己,而是为了家人跟百姓。 想想上次他去下属的村子里走访,看着那些孩子饿得干巴巴的模样,县令便觉得心酸的不行。 “娘,如果儿子……”县令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,他当初读书的初衷是什么,他还记得。 只是他怕老娘反对,虽然老娘是这么劝他的。 但是万一呢? “儿啊,娘供你读书是想你光宗耀祖,是想你对得起咱们家的门楣,可是更重要的还是,想你能为百姓做主,可是如今你能吗?这乱世啊,咱们救不了天下人,可是至少,也得保住咱们边关城的百姓吧。”县令老娘一方面是自己看得明白,另一方面是因为东姝洗脑。 这会儿特别冷静的开口,倒是把还在纠结的县令一下子点醒了。 县令想到自己当初读书的时候,因为赋税繁重,所以他立志当大官,早点改变这一现状。 只是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,他其实真的没什么改变。 没有门路,没有人脉,自己为人又耿直,得罪不少人。 最后被打发来了这边关城当了一个小县令。 倒是并没有什么郁郁不得志,就是觉得对不起这么多年读的书。 这会儿被老娘再次点了一下,县令心里最后的纠结也没有了。 “好,那儿子就放手去做了。”县令说到最后,深深的给老娘做了一个揖。 东姝远远看着,都不用发散自己的精神力去听,也便明白了。 母子俩这是已经有了决定,而且这个决定是个自己乐意看到的结果。 心里估计着,那个据说,沈大将军身边最厉害的军师,如果真的如传言中那么厉害,也差不多能查到自己的信息。 该是两方上门会师的时候了。 拍了把手,把剩下的瓜子扔进小盘里,皮也处理好,东姝这才起身去迎走出来的县令老娘。 “阿婆。”东姝上前一步,眉眼含笑。 县令老娘一看东姝还在这里等着她呢,马上心疼了:“哎哟,这天这么冷,你一直在回廊里等着呢,快快快,把这汤婆子拿上。” “我没事儿的阿婆,年轻火力旺,没那么怕冷。”东姝不怎么在意的上前去扶住县令老娘。 而县令审视的目光也放到了她身上。 对此,东姝脊背挺直,特别磊落的回头看了县令一眼。 依旧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小村姑,可是眸底狡黠的光,却让县令一愣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