笫三一八章 整军备战-《滇缅行纪》
第(2/3)页
“九一八”,“九一八”,/从那个悲惨的时侯,/脱离了我的家乡,/抛弃那无尽的宝藏,/流浪,流浪,/整日价在关内流浪!/哪年,哪月,/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故乡?/哪年,哪月,/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?
“爹娘啊,爹娘啊,/什么时侯,/才能欢聚一堂?
女演员在台前演唱,台上伴舞的是一群群逃难的悲惨民众;天幕上放映着东三省的大好河山;那位领唱的女演员和伴唱的演员一咏三叹,唱着唱着就泪流满面,台下的众将士听着这悲愤凄楚的歌声,满场唏嘘不已。28集团军的将士大都是由东北军改编组成,在东北的老家,有着他们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,他们都还在倭人的残酷统治下受着煎熬。人人心情无不沉痛和激愤!
那张雪良在前排听着那凄婉的歌声,也不由流下了眼泪,他深深地垂下了头,想到了他那被倭人害死的老爹,想到了他当时的怯弱和不抵抗,想到了被他抛弃的无数东北家乡父老,想到了联合政府对他的宽容……他深深地感到了自责!不由得站起身来,大声呼喊道:“消灭倭寇!打回老家!一雪前耻!”众将士也都跟着大声呼喊了起来。
在设在济南的国防军总参谋部混成作战指挥部里,战役指挥长刘兵、副指挥长李宗仁、国防军总参谋长冯玉翔一干人等,带着一大群参谋人员,彻夜不停地研究制定着战役计划。
陈佳永去到了指挥部视察,和大家进行了座谈。李宗仁详细介绍道:
“倭军目前陆军常备兵力为45万人,海军兵力有180万人,陆军与海军都拥有自己的航空兵。其中陆军部队编成了17个常设步兵师团,1个关东军机甲师团,1个支那驻屯军旅团,3个关东军独立步兵旅团,5个关东军国境守备队。这些师团旅团共辖40多个地面炮兵联队,近30个骑兵联队与战车联队,8个高射炮兵联队,装备轻重战车786辆,装甲车450多辆,压制火炮6000多门,高射炮和高射机关炮1000多门。除此以外,倭军陆军还有作战飞机1000多架,海军则拥有作战飞机890多架,预备役部队450余万人。倭军在华夏的支那驻屯军,拥有1个独立旅团兵力,司令部在天津。此外在上海还有一支海军特别陆战队。
“倭军地面部队的装备与兵力不统一,不过每个常设师团战时可出动的兵力都在22000人以上,可出动参战压制火炮为220门以上,枪械7800枝左右;战车装甲车为40辆左右,其中24辆为战车;火炮动力方面,步兵炮、山炮、高射机关炮为人力畜力牵引;野炮、野战重炮、重炮、高射炮由机动履带车或半履带车牵引;步兵用汽车运输。
“倭军在东三省的军队分布为:
“满洲地区:关东军(司令部设长春),下辖4个师团,2个独立旅团,5个独立守备队,1个骑兵集团,1个飞行集团;步兵第1、2、4、12师团;独立第1、11旅团;独立第1、2、3、4、5守备联队。关东军各步兵师团,由于在国内留下大量留守部队,编制较小,计每师团定额为10583人,实际也就是个步兵旅团的规模,一旦参加作战,可以迅速补充到25000人。
“平津地区:平津地区的倭军为称支那驻屯军,但1936年6月以前,其兵力只有2000人,只相当1-2个步兵大队兵力。1936年4月17日,倭国内阁召开会议,决定加强平津的驻军。4月18日重新确定支那驻屯军的编制,井把以前的一年轮换制改为永久驻防制,编成新的常设军部队。按照新的编制,新部队从5月下旬由倭国出发,己于6月上旬在华夏登陆,并完成了改编部署。改编后,支那驻屯军以田代皖一郎中将任司令官,桥本群少将任参谋长,司令部设天津,兵力为5万余人。下辖:支那驻屯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,司令部设北平。支那驻屯旅团下辖:步兵第1联队(联队长牟田口廉大佐,驻北平),步兵第2联队(联队长萱岛高大佐,驻天津)。坦克队队长福田峰雄大佐,驻天津,骑兵队队长野口饮一少佐,驻天津,炮兵联队联队长铃木率道大佐,驻天津),工兵队,通信队,医院,仓库等。支那驻屯军除有支那驻屯旅团驻上述地区外,尚有些直辖特务,勤务兵力驻通州,丰台,唐山,滦州,昌黎,秦皇岛,山海关等地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