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八三章 急剧澎胀-《滇缅行纪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1至8中队扩建为师的建制后,每师暂定10000人,分别驻守实控地的46个县。划为了吉祥防区(4县):由王二娃1师驻防;飞鹰寨军分区改为丰沙里防区(10县),由2师李世久驻防:昌盛防区(5县),由3师唐绍奎驻防;景洪防区(2县),由4师昆山驻防;辛甘防区(3县),由杨乾坤5师驻防;西盟防区(3县),由刘铁6师驻防;帕亚防区(12县),由7师果敢驻防;白马防区(3县),由8师郭丹驻防,胡岗谷地(4县28寨)仍由马奇谷地师驻防。王岩则受命组建丛林师,正在忙着招兵买马。

    再次整军后,辖区内的作战部队已达15万人,但平均到每一个县,也才3000多人,基本上能够养得活。若不是吉祥市的经济支撑和周凡、安贞子他们在外的收入进项,这些苦寒地儿恐怕连1万军队都养活不了的,更何况近卫军对各地经济建设的前期投入,这成效也就只能慢慢地显现了。

    军工序列除兵工厂外,赵苟直的军用被服厂、汪三的军用皮革蓬布厂、苟良才的卡芒、勐板、万比、帕亚等军用养殖场、道森的军用车辆制造厂、华莱士的电子系列生产厂、钢铁厂、电机、发动机厂、橡胶、电缆、硫酸厂、有色金属矿和提练厂、石油化工等,均纳入了军工序列,和民用企业双重管理,以满足军工为主。共有员工3万5千余人。

    木姐弟忙着招兵买马,在各县成立了守备团,先由木姐弟(再次接手人民武装部长工作)招兵并进行一般训练,淘汰后再送到飞鹰寨受训,新兵训练合格后再分配到各团。木姐弟在授了少将衔后,高兴之余,头都大了。陈佳永给他出主意:建立民兵组织、居民委员会、公安派出所、治安联防等后世的统治居民的方式,他高兴极了,说完成了任务后定请军长喝酒。

    军校带来的100名学员,全到各师任连排长去了;原大队的2000多人中,大多数人也都当上了连排长,最不济的也当上了班长。营长以上都是军校和行干校培训出来的学员,部队在扩军中,基本上保证了质量。

    李先这次带来的100名行干校学员,一个也都没能回去,全都派到了各县和部分中心寨主持工作。陈佳永和冯吉召见了46位新派县长和46位守备团长,以及其他军地主要负责干部360余人,他们都是冯吉和李先精心选拔出的人才,派到一方担当大任。

    陈佳永和冯吉在勉励他们的同时,也要求他们在各县迅速打开局面,在当地中心县、防区师部的统一领导下,团结协作,干好工作。首先要保证老百姓的生活,进行土改和减租减息工作,要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。

    苟良才赶去了帕亚建养殖场,赵大雄也忙着仗量属于近卫军的土地和山林(凡参与此次土匪暴乱的寨子土地山林全部没收!),詹姆士、威尔逊和田奇也活跃在各县勘测资源。瞿建铧的公路修筑,机械化加人力,己有了近3000人的5个筑路工程队,一、二、三级公路像章鱼的触须一样,每天以30公里的总进度,在各县扩展着。

    李世久算最得意的,他当上了“丰沙里省”的省长,管理着10个县。在军里新近扩充的15000人中,又给他派去了3000人,他用1000人组成了一个“剿匪兵团”,用大炮机枪和招安利禄几管齐下,迅速清剿了好几股土匪,丰沙里防区也一片清平了。

    詹姆士向大队递交了在帕亚和北班各兴建年产35万吨钢铁的报告书;第二水泥厂厂长康乐轩上报了在昌盛和芒新、莫北各兴建1座年产30万吨水泥厂的计划书;威尔逊则上报了一个年发电总量为60万千瓦的14县水电建设报告;查尔斯上报了水电机组1000台的生产计划;华尔上报了年产各类汽车1000台的规划;李三猫则上报了2500吨轧钢水压机设计报告;赵大雄上报的农林规划书最牛,总预算达到了10亿元……

    陈佳永看着这些报告文件,头都大了。他请来了冯吉和刀郎等人,商议这用钱的事。又请来了“财政部长”杨洪年作了一个具体汇报和分析:吉祥镇的工农商贸年总产值已近20亿元,财政纯收入约1亿5千万元;勐腊等15寨收入约1千万元;丰沙10县,实际上非常贫穷,暂时只能“输血”,一年后能自给就不错了;帕亚等4县稍富裕一些,但主要是农业产品,收入暂总预算1千万元。合计7千万元左右。若要兴建工厂、兴修水利、兴建公路、改良农田、林产种伐等,先期投入约要5亿元,资金缺口很大。
    第(2/3)页